本帖最后由 JASONMENG 于 2024-7-23 09:17 编辑
非侵入式脑电设备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成本较低,不需要复杂的医疗操作经验就可以实现脑电信号的采集。国外脑电行业发展较早,大部分厂商的非侵入脑电设备体积、重量及操作流程都无法照顾便携可穿戴,尽管近年来陆续有新的便携非侵入脑电设备推出,但如何让受试者更加方便、快速佩戴实验,以及兼顾脑电信号采集的质量一直是不断优化的方向。 SignBrain设备可在3分钟之内完成佩戴及使用,设备采用爪形结构设计,电极触点可根据不同人群头型的大小,被动调节电极与头皮的接触面积,减少调整电极接触阻抗时间,提高实验效率。该设备不需要打导电膏,实现即戴即用的效果。脑电数据通过蓝牙发送至软件系统,抗干扰能力强。 SignBrain设备设计有双侧爪形, 左侧爪形含O1、P7、T7、C3、AF3、F3、F7、FC5、GND,其中GND电极为偏置电极,设计在前额叶。右侧爪形包含O2、P8、T8、C4、AF4、F4、F8、FC6、REF,其中REF电极为中心参考电极,设计在Cz的位置。 相比于脑电帽佩戴后,头发处于帽子下方覆盖,可操作空间小,需要大量时间整理头发露出头皮,爪形细分支结构的优势在于佩戴时每一个电极通道可以轻松穿过头发,即使面对发量较多的女性,只需用棉签稍微抬起分支拨开头发即可,因此头发量完全不影响设备的佩戴,大大减少了被试者在实验前的等待时间。考虑到不同头型人群的佩戴,SignBrain设备配置有不同长度的海绵,即便佩戴后出现个别通道分支结构贴合不上情况,也只需要通过抬起问题通道更换海绵即可,摆脱了原有更换脑电帽的繁琐过程,加快实验效率,提升在特出场景下的快速应用。
|